(时间:2016-6-18 来源:同济大学)
吃在同济 · 是一种情怀
在上海高校“朋友圈”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“吃在同济,住在交大,玩在复旦,爱在华师大……”。“吃在同济”是一种赞许、一份骄傲;“吃在同济”也是一种文化、一份情怀。
“吃在同济”的历史
现在已经无法确切地考证“吃在同济”的说法是从哪年哪月开始的,但“吃在同济”的美名无疑已经响亮了数十个年头,以至于很多高中毕业生在报考大学时,都曾一边咽着唾沫一边郑重地考虑着同济大学——毕竟,一所连做饮食都这么认真的学校,做起学问来岂不是更加精益求精?
1981年的同济食堂,已经推出了款式多样的糕点
笔者接触到的最年长的校友,是1907年出生、1925年考入同济医工学堂的魏述徵学长。他入学的时候,同济的校址在今天上海市宝山区的“同济路”上,那里原本是一片军事要塞,本来没有路,是因为同济人在那里,才有了同济路。
我们见到魏学长的时候是2006年,当年为迎接同济大学2007年建校100周年而整理校史,我们对他进行了专访。在采访中,魏学长说,在他入学的时候,“同济就以伙食好而闻名了”。细细想来,之所以说同济伙食好,可能有几个原因:一是同济是德国人创建的,德国的伙食带有异域风情;二是当年同济在1927年成为首批国立大学(注:1927年首批国立大学只有7所,上海仅有国立同济大学、国立暨南大学)之前属于“民办高校”,学费比较贵,学费中就包括伙食费,所以食宿相对比较好;三是“那时候,食堂既有德国厨师,也有中国厨师,中西合璧,菜色品种花样比较多”,魏述徵说。
举办厨艺竞赛并邀请师生品鉴,是同济餐饮几十年来传统,
公开公平的“以赛促进”也是同济饮食不断开拓创新的秘诀之一
关于吃的记忆是人们最难忘的记忆之一,魏述徵学长的记忆大抵是可信的,也是合符情理的。无论怎样,已经走过109年历史的同济大学,美食已经成为一代代同济人共同的回忆,“吃在同济”也已经成为同济的一个响亮名片。
“同济餐饮”火了
有人说,“要赢得一个人的心,先要赢得他的胃”。在一个众口难调、选择多元的时代,同济食堂靠什么赢得师生们始终如一的“芳心”?
要说“吃在同济”究竟是靠什么扬名立万、经久不衰?她的“武林秘籍”“葵花宝典”究竟在哪里?答案还真不好找。一则“萝卜青菜、各有所爱”,每道菜都有其“粉丝团”、都有其“朋友圈”;二则人们总是“喜新厌旧”,总希望饭菜不断推陈出新。但是,即使这样,在数百个同济饭菜中,就有那么一个菜,数十年样式不变、数十年口味不改,数十年始终为师生所交口称赞。是什么呢?那就是同济大排!
价廉物美的同济大排,是多少代同济人最质朴与美好的同济记忆
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食材,经过厨师的妙手制作,香气四溢、绵软醇厚、入口微甜,被很多师生赞为“有妈妈做的味道”,那种感觉,吃的不是肉,而是亲情、是家的温暖。“一招鲜、走遍天”,同济大排带给师生的记忆,不仅在于其味道,还有其代表“业界良心”的价格。在物价高企的今天,同济大排始终保持在2.5元一份,为此,学校每年都要专项补贴一大笔钱。
每年军训时学校免费补贴给参训同学们的大排券倍受欢迎
“但是,我们认为这是值得的,我们要把同济大排的品牌做下去,我们要让贫困同学吃饱吃好!”同济大学后勤集团饮食中心主任负责人富琴军如是说。很多毕业多年的校友,当他们回忆起当年的校园生活时,不无说起那个曾经带给他们暖心暖胃的大排。也许时光匆匆,物是人非,而那段吃在同济的日子,却是那么地让人牵肠挂肚、记忆犹新!也许,这就是情怀。
本学期开学以来,“吃在同济”就倍受社会瞩目,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同济食堂开通了大排挡。自4月15日大排档营业以来,同济食堂连续1个多月,每天人流如织,排队等候买烧烤和小龙虾的队伍最多时达1公里长,最长排队时间超过2小时,每天销售龙虾达2000斤。包括中央电视台、人民网、凤凰网、网易、上海电视台等全国和地方媒体对此进行了持续报道,同济餐饮成了“网红”,以至于很多其他大学的学子羡慕地说“那是别人家的学校”。兄弟院校纷纷效仿,同济餐饮在业界掀起了一股创新的旋风。而可以预见的是,若干年后的同济校友们,当他们回忆往事时,一定还会想起同济大排挡,想起那段虽然辛苦却充满希冀的排队日子。
本学期开通的“同济大排档”火爆非凡,吸引了多家主流媒体争相报导
“其实,开通大排挡的想法由来已久”同济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杨正宏教授说,“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学生在晚上肚子饿了要吃夜宵的问题。在没有大排挡的时候,学校周边的黑暗料理生意火爆,虽然明知卫生没有保障,但是学生们还是抵挡不住饥饿的魔力。而这回学校大排档的开通,不仅把学生重新拉了回来,更重要的是,创造了一种后勤服务模式,那就是,始终以学生为中心,只要学生有需求,学校就可以满足!”
只要学生有需求,学校就可以满足
“只要学生有需求,学校就可以满足”,这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,而是同济后勤服务一直以来的一种文化传统。
仍然以吃为例。早在1979年,同济饮食中心还叫膳食科,那时校园里就已经建立了10个食堂:5个学生食堂、2个教工食堂、1个留学生食堂、1个回民食堂和1个专家食堂。
同济膳食科是全国首家提出要进行改革的高校后勤单位,从服务态度、饭菜质量、饮食卫生到就餐环境都进行了大幅度改进。80年代初,学校食堂就提出了“中餐西做、西餐中做、南菜北做、北菜南做”的创新思路,力图让师生不断吃到新菜、新口味。学校后勤部门又积极改进管理制度,自筹资金,为一线师傅们改善福利,并且提供学习发展平台,送他们到上海大厦、锦江饭店等专业酒店学习、到全国其他高校考察交流,并积极参加本市及全国高校烹饪比赛,切磋厨艺,不断推出新菜、丰富品种、改进口味。同时,学校膳食科从原材料进货方面就开始严格把关,对食物的新鲜度、口感、营养等各方面精挑细选,并尽量控制采购成本。从那个时候开始,同济大排就是全市高校最低的,一份大排售价仅1毛5分钱,这就是同济大排会引来其他高校学子艳羡的原因。在那一轮改革下,“吃在同济”再次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。
一年一度的“同济大学德国饮食文化节”是许多“吃货”们翘首以盼的节日
此后,同济大学又率先推动“请进来,送出去”,在全国开创了“校际交流”模式,邀请兄弟院校的优秀厨师来同济展示厨艺,并派出本校厨师到其他高校带去拿手好菜,师生们足不出户便能一尝全国各地的“特色菜”“创新菜”,尽享饕餮盛宴。从90年代开始,同济餐饮走出国门,开始了全球化“交流比武”,通过邀请外国高校来同济举办美食节,和同济到国外大学举办美食节等方式,让同济师生体验到异域风味、大饱口福,同时也将中华美食文化弘扬到海外、积极传播中华文明。
2014年10月,同济大厨们赴德国波鸿开展美食节活动
同济餐饮的这些举措,不仅让学校师生得到了实惠,也让学校后勤获得了荣誉。比如在2010年,同济饮食中心积极响应上海市“迎世博”号召,以饱满的精神、高涨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,为世博的圆满成功做出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,荣获了“服务世博先进集体”“2010年高校后勤服务中心服务明星”和“2010年高校后勤服务中心文明窗口”等称号。
面向未来的同济餐饮
当“网红”容易,难的是一直保持创新的态势。面对社会飞速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,高校后勤如何继续创新发展?为此,同济饮食中心提出了“营销饮食”“数字饮食”与“阳光饮食”的概念。
“营销饮食”,就是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,不仅要管饱,还要让师生吃好,要满足师生日益多元化、小众化、精细化的需求。为满足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师生的不同口味,同济食堂在菜品上一直不断扩充推新,本帮菜、川菜、粤菜、湘菜等全国各大菜系在校园食堂都可以找到踪迹,西餐如牛排、汉堡、西式糕点、石锅拌饭、罗宋汤、意大利面等等也是应有尽有。近年来,又推出了各种时令美食,如清明的青团、端午的粽子、中秋的月饼等等,可谓是“只有你想不到、没有食堂做不到”,不负“吃在同济”的美名。
同济食堂的“自动计费器”
“数字饮食”,就是要实现餐饮服务数字化、信息化。目前,食堂后台管理的数字化已基本完成,各项餐饮指标、员工绩效、行政管理都能做到数据支撑、量化管理,各种数据一目了然。而师生消费的数字化服务系统也已经进入试验阶段,例如“不停留结算”系统的使用,师生就餐时只要将餐盘往结算台轻轻一放,总价瞬间就可以由电脑自动计算出来,不用再像以前需要人工计算和扣费,大大节约了时间,并确保了准确性。同时,依托大数据支撑,师生的每笔消费,都可以上网查询,让师生的就餐清单明明白白。
在“不停留结算”系统的支持下,丰富的菜品与高效的就餐程序可以“两全其美
”——同济人的科学与严谨即使在吃饭的过程中也毫不含糊
“阳光饮食”计划也已开始筹备。按照规划,今年9月同济将会推出一个新型食堂,包括厨师烹饪的现场操作,食堂工作人员的行为举止,餐厅各处细节状况等,都会实时展现在互联网上,消费者可以看到全过程,确保师生吃得放心、吃得舒心。为什么要推出“阳光饮食”?“因为,师生的需求在不断升级,以前是要吃饱,后来是要吃好,而现在是要吃得放心、吃出科技水平、吃出特色感,所以,师生的需求始终驱动着我们,这就是我们改革创新的动力!”富琴军说。
同济大学的校训是“严谨、求实、团结、创新”,办学校如此,做学问如此,办餐饮亦是如此。曾获“感动同济十大人物”称号的饮食中心副主任马健说,我们经常告诉厨师们“同济餐饮人不仅仅是在做餐饮,而是在做一项事业,是在做一种饮食文化”。
是的,如果把一项工作当作使命来完成,把一项工作当作文化来推进,把一项工作当作情怀来传承,那么,这项工作一定会不断发展创新,而这,不就是“吃在同济”的奥秘所在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