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饮食服务中心召开全体副经理以上人员会议,要求中心各生产单位、管理部门根据从紧从严的原则,开展本部门的岗位工作职责的梳理,按照承担的实际工作量设定岗位,进一步做好定编定岗和岗位分类管理工作。
自08年开始,饮食中心根据中心的具体情况,推行了岗位改革,而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划清工作职责、落实工作责任、控制管理权力集中的风险,强化生产、经营管理各环节中的监督作用。在认真控岗定编、调整部门管理职能的基础上,根据工作强度、责任大小、岗位性质等不同,将中心人员分为四类,即:一线生产岗(食堂、加工部等直接从事生产服务的人员),一线管理岗(食堂经理、核算员、班组长),生产服务岗(维修、食堂仓库保管员),管理岗(中心各部门),并制定了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,在宿舍分配、奖励等待遇方面也有所倾斜,偏重先一线后服务、先生产岗位后管理岗位。通过体现岗位责任和工作绩效来鼓励一线,起到稳定一线,提高饮食产品、服务质量的效果,从而达到优化岗位结构和提高运行效益、科学管理人员的目的。努力在中心内部创建一个岗岗有职责、事事有人管、责任有大小、做事有程序、工作有检查、考核有标准的科学管理环境。
经过数年的推行和不断调整完善,中心人员分类管理的模式也趋于成熟,在优化人员结构、实现科学管理、提增工作效率,控制人员、特别是非一线人员增加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但也要看到,近来,在中心经营主体结构有所变化的情况下,部分单位对所属人员的工作量的核定和人员调整未及时同步进行,出现相对滞后的现象。有的部门工作职责调整后,内部岗位任务没有及时重新分配;有的生产任务不足而人员不调减,这种情况已引起中心的注意,必须尽快得到改变。
对此,中心主任朱晓林在会上强调:“科学定编是为了提高运行效率,从严定岗是为了减少生产和管理中的成本和风险,人员分类管理是为了体现不同的工作责任。这是一项经常性工作,而且意义重大,各部门领导应当给予切实的重视,不能放松,要实事求是、扎扎实实的做好”。他还对加强岗位控制做出工作布置,要求中心各部门在十天内对本部门的岗位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清理,按工作量统筹计划和调配人员,要因事设岗,不能因人设岗。对岗位任务重叠的要坚决进行人员调减,对工作量不满的岗位要进行打通、合并,实行一人多岗,清理情况要形成文字报告交中心,中心将由支部书记石剑峰牵头按照相关要求逐单位进行检查确定,将中心人员管理工作落到实处。
(饮食服务中心 吴华玉)